虽在疫情阴云之下,不少企业已经逆流而上,一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发光助力,一边陆续准备复工计划,这对于商家来说无疑是一场大考。生活始终要继续,对于服装行业来说,尚处于复苏阶段,上周全球行业发生哪些让人瞩目的大事件?且看中服网的报道。
国内事件:2月17日-2月21日
运动品牌上线直播 深挖“宅”式运动经济 为避免疫情对客户以及员工产生影响,许多运动品牌也都选择闭店关厂。不同于往年的消费热潮,今年的春节,实体店内显得格外冷清。这对于品牌来讲,可一点都算不上是好现象。这种现状是我们所不习惯的,但是也给品牌带来更大的挑战和更多的机遇。安踏联手keep启动线上明星运动课程,奥运冠军刘灵玲、张继科现身运动课程。nike打造了一份基于小程序的微信生态内健身直播课程——“把运动练到家”。阿迪达斯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将联合淘宝直播举办直播活动,邀请明星潮牌主理人李晨nic讲解“贝壳头”的故事。 中服说:大批量的关店给品牌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但歇业却并不存在。5g时代的来临,让宅在家的消费者们也能够感受到品牌们的关爱。如今品牌们正通过花式直播来挖掘新的经济模式。2月以来有100多种线下职业都在淘宝直播找到了新的可能性,“云工作”模式正在成为常态。通过这一类的直播,品牌在在卖货的同时,也能通过平台来打造社群和生态圈,给品牌未来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香港潮流教主i.t大裁员,或将交由二代打理
据香港媒体援引内部人士消息,截至去年底香港多品牌时装零售商i.t已陆续裁员超300人,还削减了余下员工的福利政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更有内部员工透露,公司将会在2、3月给所有员工放无薪假。根据内部信件显示,凡是c级行政阶层一律放12天无薪假,副总裁级别和总监级别均是10天,其他员工月薪2万以上放假7天,2万以下放假4天。截至目前,i.t暂未对相关消息作出回应。
中服网:就品牌本身而言,定位在潮流文化让它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维持高热度,但据数据显示, i.t利润率一直在低个位数徘徊,加上本次疫情的重大冲击,品牌不得不采取自救模式。包括对管理层架构作出变动、裁员、降薪等方式来积极应对度过难关。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潮流生意中新旧选手的更迭让在新技术推动的时尚行业变革浪潮下,传统的商业模式已不堪一击。据悉,为了保持品牌的年轻化,沈嘉伟有意让其刚满18岁的女儿沈月接班,以年轻人的视角来为公司注入新的活力,路线和之前的海澜之家颇为相似。
五年四度易主 st步森的保壳“战役”
*st步森(002569.sz)近的发展,正在经受多重考验。2月18日,深交所向该公司下发关注函,就其尚未完成聘请审计机构一事进行问询。此外,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还于1月14日对其进行立案调查。不仅如此,因连续亏损两年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st步森,2019年是其能否保壳的关键一年。而该公司却麻烦缠身,股东纷争、实控人变更等,都为其保壳战役笼上一层阴霾。“能否保壳成功,最终要以审计结果为准,延迟发布财务报告是被允许的。”
中服说:步森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其实早在去年5月东方恒正通过司法拍卖获得了*st步森16%的股权,跻身后者第一大股东,,随后联合其他中小股东持续“逼宫”,在几经实控人转手后已经元气大伤,上市后业绩不佳。其实原先品牌在服装板块势头良好,后来涉足房地产导致资金压力,加上走马灯一般的实控人争斗一点点掏空主营业务的根基,这是非常可惜的事。目前进场的公司都是把步森当作‘壳’资源运作,有新的资本进入,就会被注入新的业务,但即使有实体业务,短期内也无法摆脱已沦为“壳”的事实。
每月成本上亿元,红蜻蜓如何度过危机?
红蜻蜓每个月能挣几个亿的营收,当疫情袭来,占营收大头的线下零售停摆,而算上店租成本、员工工资,每月的固定开支上亿元。出路在哪里?红蜻蜓决定,把线下门店搬到网上去。1天内,线上商城搭建完毕;两天内,400多个超200人的社群建立起来,5000多名线下导购在家上岗。2月7日-17日,红蜻蜓每天的离店销售额从15万起步,不断上涨,至今已突破百万元。因为这是极短的时间内锻造出来的新能力。更不用说,只要货、资金流动起来,公司也就运转起来了。
中服网:“把店搬到网上去,搬到社群中去。”哪怕线下门店关了,只要能把货卖出去就有现金流。有现金流,就能救命。一天内开通小程序,把人、货、场都搬到了线上,可见品牌的高效率,组成数百个全国社群意味着品牌强大的社交能力,通常这个时候最能看出和消费者的联系密切程度。想要在这么短的的时间做到需要平时积累下的会员数据,在压力之下,有的企业平时做好了基本功,风险就会相应降低。对于红蜻蜓来说,当下的要务就是卖货,盘活资金,离店销售相当于给门店插上了翅膀,疫情之后,实体店的“报复性消费”会让企业的战斗力会更强。
国际事件:2月17日-2月21日
维密被收购后能否再续神话?
维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一个被全美、甚至全球消费者追逐过的“美梦”,是无数人心中的“性感神话”。现在,“美梦”破碎,“神话”不再,维密被折价收购。买家是曾买下全球最大办公用品零售商史泰博的私募巨头sycamore,sycamore就这样将曾经被全美、甚至全球消费者都追逐的“性感神话”贱买入囊中。其实仔细看看号称私募行业“秃鹫”的sycamore的资产包,就会发现这样的买卖其做的得心应手。它怎么会有如此大的能力和把握买下维密,它能够为全球的女性消费者续写这个“神话”吗
中服网:史泰博一向来善于采用低价策略,以过往的收购历史来看,其收购的品牌往往都是在夹缝中生存的,业绩不佳、自身发展无利可图且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受到胁迫的。对于收购的维密,在进入21世纪后,因为产品设计老化,品牌形象未能及时跟上消费者心态和审美的升级,大秀的影响力也日落西山,业界对维密“性感”营销战略诟病已久,消费者不再崇拜性感神话。服饰行业最大的担心是不懂年轻人喜好,吸引力下滑直接影响的就是收入和利润。那么,在sycamore接手之后,维密能否再续“性感神话”,还是重新走出一条新路子成为万千年轻女性心目中的内衣女王呢
forever 21正式被收购 作价8110万美元
forever 21破产收购案取得新进展。据路透消息,美国特拉华州破产法院已同意美国西蒙房地产集团、品牌管理公司authentic brands group和布鲁克菲尔德房地产公司组成的财团以8110万美元收购快时尚forever 21的交易。据悉,这是法院收到的唯一报价,由于未能收到任何符合资质的报价,该品牌宣布取消原定于周一举行的竞标。forever 21目前共积累了1.2亿美元的债务需在破产后偿还。去年,forever 21公司申请破产,其原因是高租金,其国际部门的拖累和消费者品味的转变。新所有人已同意支付8100万美元现金并承担某些债务,包括尚未支付的5300万美元商品。
中服网:美国快时尚巨头 forever 21在经历了业绩不景气、退出中国市场等风波后,找到买家,与美国商业地产巨头、商业地产公司和美国品牌管理公司组成的财团达成了出售协议。并且品牌关店在所难免,尤其是已经通过申请,在美国本土市场关闭至多178家门店。除了门店变动,未来forever 21将继续在美国和国际市场开展业务,并将目前在中美洲、南美、墨西哥、菲律宾和加勒比海地区的自有门店业务将转变为授权经营模式。一直以来,品牌开在闹市区,门店租金高昂,但门店盈利水平却不高,其品牌的宣传价值也在逐渐消失。
tommy hilfiger:经典美式路线怎么走
2月16日晚,设计师tommy hilfiger在伦敦上演的“红白蓝”大秀可谓大放异彩,灵感来自品牌的标志性风格,展示了经典的街头服饰与美式学院风产品。展示的同时,人们能在线上以及全球各地门店购买所有t台新品。早在2016年,tommy hilfiger就跟一部分同行转战应季时装秀,也就是在秀场展示时装的同时开始发售——但他也是至今唯一依旧投资这种“即看即买”模式的设计师。这样的营销噱头有利于tommy hilfiger售卖价格亲民的男女衬衫,从而推动业务发展。
中服说:很少有(较为亲民的)服装品牌能保持这样持续的增长势头,尤其是在对比竞争对手品牌对比下,例如ck、mk、ralph lauren、diesel,hilfiger的增长就更加引人注目了。外部环境因素包括美国百货业的衰败、服装市场的碎片化(快时尚等新模式的兴起)以及疫情。然而,hilfiger能够走得很稳,首先和创始人还在公司任职有关,其次,产品具有容易识别的色彩搭配和设计理念。品牌务重心是把充满活力的美式经典服装,售卖给美国以外的人,开拓更多服装市场,hilfiger本人没有过度抢风头,而是跟hadid和 hamilton 等一起担任品牌大使,这与其他类似品牌创始人的做法都不一样。
gap衰退只是样本,外来快时尚品牌最好的时代过去了
外来快时尚品牌gap最新财报显示,2019年11月gap集团前3季度营收117.09亿美元,同比下降2.07%,盈利5.35亿美元,同比下降26.41%。这也是gap销售额连续第7个季度下滑。数据显示,2019财年一季度,gap集团销售额和利润均未达分析师预期。该集团整体可比销售额下降4%,旗下三大品牌gap、old navy和banana republic可比销售额分别下滑10%、1%和3%,其中,gap品牌的可比销售额出现了四年以来的最大跌幅。值得注意的是,old navy是集团旗下唯一在2017年和2018年保持增长的品牌,是gap集团的明星品牌和现金奶牛,但它也出现了三年来首次下滑。
中服网:gap在中国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即将成为四大快时尚品牌gap、h&m、zara、优衣库中第一个“扛不住”的品牌,但是纵观其他的快时尚品牌日子也不怎么好过。内地新增门店创历史新低。尤其是gap在消费者心中缺乏一个记忆点,人们的需求逐渐多元,自然需要更多的解决方案提供商,想依靠大而全获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对于服装尤其是快时尚品牌来说,在面临中国市场的发展停滞甚至退出的时候,应该思考如何顺势而为,迎头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