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很显然,看似比较方便的就地燃烧现在也不能采用,不是农民不想烧,而是不能。自从专家提出就地燃烧秸秆会带来一系列危害之后,农村就开始了禁烧宣传,现在基本上形成惯例了,每年粮食收获前都会由村干部牵头组成“驻村禁烧小组”。虽然秸秆就地燃烧已经成为过去式了,但秸秆“烧”与“不烧”的争议却从未停止,时至今日,还有农民认为秸秆就地燃烧利大于弊。这边“烧”与“不烧”之争未停,禁止在各级道路上晾晒粮食的新规又出来了,农民可能要头疼了。
每年收麦,农村到处可见铺在道路上的麦子,如果道路本身比较宽的话还好,起码预留了一半的道路可供过路使用,但对于一些本身就比较窄的路来说,就十分的不好走了。本来铺满了麦子就让道路变得很滑,有些农民为了防止轿车和行人经过时碾压到麦子,还会在麦子边上放上木棍,酒瓶,石头,砖头等各种各样的东西。不管是开车还是骑电动车,都极容易引发事故,为此很多临近马路的村子都要求农民不得在马路上晾晒粮食,但是和禁烧秸秆一样,虽然一再强调,但总是有农民不管不顾,依然在成为占路的“路霸”。
这个规定1出,大家清一色的都表示支持,因为不管怎么说,占着道路不让走而晒粮食都是说不过去的。有专家解释说从健康的角度上讲,也不能在马路上晒粮食,因为夏天的温度较高,暴晒在太阳下的地面温度甚至能达到四五十度,粮食铺在路面上极易沾染挥发出来的有害物质,专家曾测算在农民自家院子中晾晒的小麦和马路上晾晒的小麦的有害物质含量,后者整整是前者的12倍之多。面对外界的声讨,农民也很头疼,因为之前农村的空地多,农民能找出来晾晒的地方,所以不需要占用马路,但是现在农村都盖满了房子,没有多余的场地,而如果要全部把粮食晾晒在自家院子的话又不现实,所以马路成了天然的晾晒场。
按照农民的说法,如果不尽快的晾晒,粮食就可能腐败,发霉,到时候会影响销售,而且农民觉得占用马路的时间不长,通常也就是三五天,所以不会对交通有什么大的影响。我个人也不是很赞同这样的说法,晾晒粮食固然重要,但是在哪晾晒也很重要。希望在禁止占路晾粮这件事上,各地不要一禁了之,在禁止的同时,要帮农民找好解决方案,这样相信农民就能理解并配合,至于说罚款和拘留,不是目的,最好还是不要用到。对此,你是怎么看的?欢迎留言,分享,评论,让更多的农民都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