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地产网讯 近日,鄂州调查监测分局撰写的《鄂州市招商引资环境调研报告》被市政府副市长江国新签批:请昌奕(交通运输局长)、庆涛(供电公司总经理)同志阅,对报告反映的相关问题要尽快研究处理并及时反馈。
该报告通过对全市20家“四上企业”的招商引资环境进行实地调研,反映的招商引资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引起了相关部门重视,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市供电公司表示要主动上门征求意见,认真整改,并将整改结果上报市政府,同时反馈鄂州调查监测分局。
按照湖北省统计局调查监测分局统一安排部署,近期鄂州调查监测分局在全市范围内抽取了20家2015年以来新进规的“四上企业”的招商引资环境进行了实地调查。其中按行业分:工业企业15家,服务业3家,批发和零售业2家;按企业规模分:大型企业4家,中型企业5家,小型企业11家;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企业1家,股份有限公司11家,私营企业8家。
从调查结果看:全市招商引资环境得到明显优化,但部分职能部门服务质量不高、企业融资难、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须引起高度关注。
一、招商引资环境优化的具体体现
(一)完善的硬环境成为企业投资的最大动力
从调查的20家企业情况来看,有13家企业认为交通物流、园区配套等基础设施等硬环境较为完善是促使企业在当地投资的最大动力,占到调查总量的65%;其次有10家企业认为地方政府对投资方支持较多,占到50%,有9家企业认为从企业战略布局考虑促使企业在当地投资,占到45%。近年来,鄂州市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为园区配套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17年,全市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39.25亿元,同比增长22.4%,高于全市投资增速7.1个百分点。同时,由于鄂州市独特的地理优势,境内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水运优势得天独厚,加之顺丰国际货运枢纽项目的落户,更是为我市便捷的交通物流“如虎添翼”。不少企业正是看中了鄂州的交通物流优势,纷纷选择了这块“风水宝地”。
(二)政府招商人员的诚意给予企业投资的最大信心
从被调查的20家企业来看,其中有11家企业是由当地政府招商人员上门招商后签约的,占到总量的55%。在访问调查投资方在考察阶段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时,有11家企业都纷纷表示,由于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大、服务周到、协调工作到位,并多次上门为企业排忧解难,从而致使企业家被招商人员的诚意打动,也为企业家在当地投资给予了自信。据鸿辉机械负责人介绍,为促使企业落户鄂州,市委书记亲自到公司总部进行招商,在合同签订后,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市委书记亲自跟踪项目进展情况,并协调督办相关事宜,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三)诸多优惠政策成为企业投资的最大吸引力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优惠政策是企业投资的最大吸引力,20家企业均不同程度享受了当地政府给予的投资办企的优惠政策。其中18家企业享受了土地优惠政策;11家企业享受了快速审批通道优惠政策;6家企业分别享受了人才奖励政策和财政奖励优惠政策;5家企业享受了优质帮扶政策。20家企业中有13家企业反映当地政府给予的投资办企优惠政策全部在合同约定时间内兑现,兑现率达到65%。而当地政府给予鄂州易达(苏宁)投资有限公司的优惠政策更是高达8项,并且全部在合同约定时间兑现了。
二、招商引资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部分职能部门服务质量不高。从调查情况看,部分企业反映部分职能部门服务质量不高,有待提升。据某企业负责人反映,企业刚与当地政府签订合同之时,与电力部门就企业用电事宜达成协议,每年初预交30万元电费,保证企业正常用电。但近几年,由于企业经济效益下滑,该协议便不作数了,企业多次与电力部门进行沟通,并承诺年初先预交10万元电费,缺口部分到年底一次性缴清,但电力部门不同意,而且经常在事先不通知的情况下断电,导致企业生产设备的损坏,无形增加了企业生产运营成本。同样还有某公司也反映企业用电、用水得不到保障,经常停电、停水,导致企业经常性停产。据某企业负责人反映,企业电表与电力部门电表用电量数据对不上,企业用电量少于供电部门数,与电力部门协调多次,至今无法解决。供电部门给出的方案:一是进行电网改造,改造费用40余万元均由企业承担;二是维持现状,仍以供电部门用电数为准,企业觉得供电部门在此事件上的处理方案不能接受。同时,还有部分企业反映,质检、规划部门办事繁琐,导致部分企业二期工程审批慢,限制了企业的做大做强。
(二)“融资难”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资金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保证,贷款难、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从调查情况看,绝大多数企业都反映资金周转困难,希望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据某企业负责人反映,由于企业发展需要,企业想在银行贷款,但银行要求企业必须要有第三方担保公司担保,并且要有抵押物才能贷款,企业相关条件都符合,但由于信用担保抵押条件太高,增加了企业成本,导致企业放弃了贷款。而负责人介绍,企业在武汉市进行有抵押物贷款行为并不需要第三方担保公司担保,也减少了企业成本。某公司负责人介绍,企业应收账款高达近1亿元,公司准备投资二期工程,但由于资金回笼难,银行办理贷款手续繁琐,不但要对企业发展前景进行评估,相关审批程序周期长,导致企业投资项目搁浅或延迟。
(三)生活配套设施亟待完善。从两个开发区调查的企业来看,大部分企业均反映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对员工的正常生活影响很大。葛店开发区的企业均反映,居住环境不够理想,就学、就医不便,缺少大型商场和娱乐场所。同时,公交车班次太少,仅有501和502两班次公交车运营,而且每天下午6点就停运了,造成员工交通不便。鄂州开发区的企业则反映,目前只有21路一班公交车运营,园区内企业员工出行不便。同时,也没有上档次的酒店,也没有大型商场,园区周边更没有医院和学校,严重影响了员工的正常生活。而有部分企业反映,由于生活配套设施的不完善,导致企业人才流失的情况时有发生。从葛店开发区的某企业了解到,虽然有的企业开出的薪酬待遇并不比武汉市低,但由于受生活配套设施的限制,不少人才还是愿意到武汉去工作。因此,生活配套设施的不完善,造成人才的流失,从某种意义上讲,对企业的发展也是“致命”的影响。
(四)“抓大放小”现象部分存在。我市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是解决城乡居民就业的主渠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小企业的配套帮扶政策,支持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但由于有些地方对具体支持项目的投资规模的门槛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门槛会使得极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很难、很少能够得到这些政策条件。从调查情况来看,一些大型企业反映的情况明显好于中小型企业,政府对大型企业的帮扶力度也明显大于中小型企业,得到的优惠政策也明显多于中小型企业。
三、促进招商引资环境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提升部门服务质量。各级职能部门应将服务企业放在首位,提高部门工作效率,真正做到为企业“减负”。供电部门应与企业共同商讨方案,着重解决在保证企业基准电力供应基础上,实现差别化电价,要引导企业节约用电,避免浪费,提高用电效率。国土、规划、质检等部门要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服务意识,牢固树立“服务至上”的指导思想,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的落实,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缩短审批时间,不断改进服务方式,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在目前的金融体系中,虽有一些担保公司存在,但这些公司以收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其担保费率一般中小企业无法承受。为此建议由国资公司牵头,组建国有控股融资担保机构,将一些有收益、非公共福利性质的国有资产纳入担保体系,同时吸纳一定的民间资本进入,以提升担保机构的担保实力。将这类担保机构的经营目标定义为保本微利,功能定义为向属地纳税大户、行业龙头企业、具有较好成长性的中小企业以及招商引资优势项目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三)加快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是园区合服务功能的物质载体,事关园区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园区百姓生产生活。政府部门在抓重大项目引进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园区事关居民、员工生活项目的建设。政府要转变职能起导向作用,以有责任、有限度角色的加入到园区基础设施上来,主要工作应抓好园区基础设施的规划、服务标准的制定、质量监督和投资项目的引入,运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部门应转变观念,从长远角度考虑,只有生活配套设施完善了,才能起到“引凤筑巢”的效果,才能更好地留住人才,让他们能安心为当地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建立中小企业服务制度。实行公示制、限时服务制、主办部门负责制和公开评议制及投诉制,要做到无论是什么工作或业务流程,都要和大型企业“一视同仁”,做到“抓大不放小”。所有涉及中小企业工作的政府部门和具有垄断性质的企事业单位,不论是进行管理、监督、审批,还是提供服务,都必须公开管理(服务)内容、办事程序、审批条件、收费依据和标准、申报文件的内容及要求、办事地点、主办人员姓名,并承诺办理时限等。主办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主动与相关部门协调,在规定时限内解决问题或作出答复。各级政府每年要组织中小企业对所有与中小企业有关的管理和服务部门及单位进行公开评议,对评议结果差且投诉多的部门和单位要公开曝光并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