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球制造业智能化的进程持续加快。随着5g、工业物联网、工业大数据、协作机器人等技术的升级和优化,全球制造业格局再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与此同时,这些推进行业发展的技术也成了行业,甚至是一般社会大众也会提到的流行热词,影响力可见一斑。接下来,ofweek工控网将为您梳理2019年工控行业的十大关键词,其中都蕴含了怎样的“玄机”?
1、5g
说到2019年被提到最多的热词,非5g莫属。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三大运营商和中国广电等机构发放了5g商用牌照,我国5g商用终于正式拉开序幕。
通常意义上的5g,指的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但与过去的1g、2g或是3g、4g不同,5g不仅仅只是技术的顺序提升,同时也是多种无线接入技术演进集成后解决方案的总称。其大速率、大连接、低时延的特性,满足了未来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智能互联的需求,为实现“万物互联”打下了基础。
随着应用场景不断被扩展,5g的价值将不断得到展现。除了会极大地推动整个通信行业发展之外,5g在物联网、车联网、智慧城市、无人机、大数据、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也将起到关键作用。同时,5g的出现,也给2019年的智能制造业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2、工业互联网
如果要看谁是5g商用后的最大赢家,那就不得不提到工业互联网。
2012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最早提出了“工业互联网”概念。根据当时的说法,“工业互联网,就是把人、数据和机器连接起来。”
近几年,由于人力成本急剧上升,企业急需使用物联网手段降低对人工的依赖,提升产能和品质。具体来说,就是企业通过开放的、全球化的通信网络平台,把设备、生产线、员工、工厂、仓库、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地连接起来,共享工业生产全流程的各种要素资源,使其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从而实现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
在过去,工业互联网时常会出现网络互联互通性差的问题,因此很难落地应用,体验也不好。但随着5g时代的到来,这个问题将会得到解决。当前,许多巨头都推出了各自的平台,国际上有如西门子、abb、ge等优质的方案商。国内市场也有海尔、中国航天科工、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参与者。
3、区块链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同时也让人们重新开始关注起区块链。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其具有三大特性: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溯源。
所谓去中心化,是指区块链网络中分布着众多节点,节点与节点之间可以自由连接进行数据、资产、信息等的交换,而无需通过第三方中心机构。其次,区块链运用哈希函数以及非对称加密等密码学技术,保证链上信息不被篡改。再次,从第一个区块开始,后一个区块都会拥有前一个区块的哈希值,因此区块链上每一条记录都可以通过链式结构追溯本源。
在工业领域,目前广泛看好将区块链与工业互联网联合起来。尽管技术优势明显,但工业互联网也有其难以解决的缺陷,除了网络互联互通性差,还有数据安全难以保证的问题。而区块链的三大特性,或许可以与工业互联网形成互补,解决数据安全问题。
4、工业大数据
2019年,我国工信部正式发布《工业大数据发展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从国家层面为推进工业大数据发展,逐步激活工业数据资源要素潜力,不断提升数据治理和安全保障能力。
工业大数据,简单来说就是在工业生产中生成的数据。随着信息技术、电子与数学技术、传感器、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一批智能化、高精度、长时间导航、高性价比、微型传感器应运而生,数据收集量飞速扩张。
对制造业来说,这些数据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对生产方式、运行模式、生态体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推动工业大数据发展,是促进工业经济向数据驱动型创新体系和发展模式转变的关键。
5、智能传感器
如果想要发展工业大数据和工业物联网产业,一系列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自然是必不可少。其中,智能传感器的存在最为重要。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智能传感器,就没有工业互联网。
所谓传感器,是一类将环境中的自然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半导体器件,是数据的采集入口,也是物联网、智能工业、智能设备、无人驾驶等的“心脏”。目前,智能传感器已取代传统传感器成为市场主流。
智能传感器具有三个广泛的用途。一、它们提供了对现有流程和工作流的更大可见性,识别项目,定位它们并确定其环境条件。二、智能传感器可以嵌入到产品中以改善流程或产品本身。在制造过程中,传感器可以监视,控制和改善操作,或者添加到物流中以简化产品交付方式。三、传感器的低成本和更先进的功能实现了更广泛,更有效的用例。
6、人机协作
如今,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引入工业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力已经成为许多制造业企业的优先选择。但传统工业机器人的问题在于,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能与人互动,且需要长期投资,回报相对较慢。
随着市场趋势的变化,局部自动化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协作机器人应运而生。与传统工业机器人相比,协作机器人安装起来更加灵活、编程简单、易于操作、投资回报相对较快,极高的安全性让其能够实现与人协同工作,互补不足。
未来,“人机协作”模式将从根本上改变制造业的工作环境,更加灵活、简易、高效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将会成为未来智能工厂的核心竞争力。
7、柔性制造
近几年,消费群体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消费渐成趋势。面对不断变化的消费趋势,制造业企业需要搭建一条能够灵活处理小批量、多批次生产任务的柔性化生产线。向更加高效、灵活、成本更低的“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转型,才能及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柔性制造就是此背景的产物,“柔性”可体现在设备、工艺、产品、作息、产能、扩展、生产七大方面。而现阶段的柔性制造技术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柔性制造系统(fms),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线(fml),柔性制造工厂(fmf)。
8、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作为极具前瞻性的技术,促进了教育、医疗、工业、金融等各行业的智能化发展。当人工智能与工业深度融合时,工业生产则变得更为智能,智能化的工业生产模式不再是纸上谈兵的工作计划,转而成为了推动工业智能前进的利器。
发展至今,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具体应用可以粗略的分两类:一类是传统自动控制相关的业务及技术领域,指利用设备或装置,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另一类则是通过对企业生产及服务过程中积累的历史数据,采用深度学习等ai的模型算法,发现数据的内在规律及新的价值,用于改善设计、生产及服务等工业业务环节。
9、中美贸易摩擦
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可谓广泛且深远,宏观经济环境长期的不稳定,让全球各行各业度过了异常艰难的一年。
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发布的“2019年秋季半导体市场预测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半导体全球销售额预计将为4089.88亿美元,比去年相比将下降12.8%。这是自2001年互联网泡沫崩溃以来,半导体全球市场销售额首次跌破2位数。报告表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除了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滞缓,同时还是因为受到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
另一方面,机床产业也受到巨大冲击。据日本工作机械工业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8月,日本机床订单额同比减少近31%(30.6%),降至8716亿日元,仅为1月全年预期的一半水平。日本工作机械工业会表示,这种主要是因为特朗普加税,中、美经贸摩擦激化,最终导致日本机床订单急速减少。
10、智能制造
2019年,向智能制造转型依然是全球工业制造业的大趋势。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工厂企业需要找到一种全新的生产模式,以缓解昂贵的劳动力成本和应对快速更新的产品需求。而智能制造的出现,为传统制造业提供了新的思路。
据2016年12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和财政部发布的《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智能制造全新定义为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
与传统制造完全不同,智能制造依托于先进的数字化制造技术,工厂可以进行按需生产,从世界各地供应商采购原料,避免了大量库存的风险,并通过社交媒体管理客户反馈,实现个性化的制造,达到更快、更灵活、更高效的产品交付水平。
总结
2019年,5g的“正式出道”,无疑给全球智能制造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提升生产力的强劲推力,智能制造的发展依托于工业控制的发展,工业控制技术发达的国家,其生产制造产业结构必然更加完善。
2020年,随着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逐渐推进,全球智能制造业必然会出现新的格局变化。当前,中国已经在5g领域做到领先,接下来只要紧抓机遇,一定会迎来光辉未来。